作者:佚名       来源于:中国珍珠文化网

  原标题:【畅游陇原】

  千古名关金城关

金城关文化博览园(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,由金城关文化博览园提供)

  金城关文化博览园(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,由金城关文化博览园提供)

秦腔博物馆

  秦腔博物馆

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展出的泥塑

  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展出的泥塑

黄河桥梁博物馆

  黄河桥梁博物馆

吐鲁沟

  吐鲁沟

龙源公园

  龙源公园

兴隆山

  兴隆山

  兰州,是祖国内陆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,也因黄河让兰州更加“牛”起来。

  九曲蜿蜒的黄河水,在穿越连绵叠嶂、山地高原、高山草甸……一路奔流而下,来到这块东西方向狭长的百里盆地,不仅抚慰了黄土高原的苍凉,更是奇迹般地孕育出了一座神奇的高原城市。

  兰州地处甘肃省中部,五千年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,西汉置县治,取“固若金汤”之意,故名金城。隋初设兰州总管府,始称兰州。丝绸之路的开通,有了“丝绸西进,天马东来”的景象,兰州逐渐成为交通要道和繁华商埠,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镇。

  金城关文化博览园,也称金城关。在一些游客眼里,金城关不过是一处有众多仿古建筑的游览观光地,其背后波澜壮阔的故事却鲜为人知。

  坐落于黄河兰州段北岸,白塔山南麓,东起白塔山公园,全长约1000米,南北高差约30米。园区建筑借助自然地理山体特征为整体布局原则,以仿明清时期中国古建筑特色为建筑形式,采用亭、台、阁、楼、廊等多种艺术手法构筑实体。建筑外观精美、雕梁画栋、精巧优雅、风景如画、设施齐全、交通便捷。通过对自然景观、绿化带、水系、假山叠石、雕塑及灯光夜景的营造,用传统的元素,着重突出兰州的文化特点,为群众提供一处户外休闲、游览观光的去处。

  金城关,源于西汉武帝时在今西固黄河岸设置的金城津,是当时兰州的四大要津(即渡口)之一。取名金城津和后来的金城关,是由于汉武帝时设立了金城县,而黄河兰州段因此称为金城河,所以设立的津、关以金城为名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汉唐时期,纵马扬鞭霍去病,出使西域张骞,出塞和亲王昭君,历经劫难唐三藏,都是经金城津渡河西去。北宋元丰七年(1084年),北宋军队在兰州打败西夏的进攻后,在今天金城关址正式修筑了金城关城楼,并在关城东侧架设浮桥,以通青海。明清两代,金城关屡毁屡修,成为“茶马互市”和茶叶贸易通道上的重要关城,“倚岩百丈峙雄关,西域咽喉在此间”。其兵防、交通、商贸地位更加重要。历经千年变迁的金城关,于1942年因修路而被拆除。2002年,兰州市政府决定在金城关原址上建设大规模的文化风情仿古建筑群,沉寂多年的金城关又一次被人们“起用”。经过五年时间,建成的金城关仿古建筑群为这一带平添了无限生机和别样景致。

  金城关以其久远的历史,重要的地位名闻全国,载入史籍,见证和承载着兰州厚重的历史文化。如今,在其原址修建的金城关文化博览园区仿古建筑群,将接续兰州历史文脉,重现丝路重镇风采,为广大市民及外地客人送上一道文化大餐,同时也成为兰州亮丽的城市名片之一。

  秦腔博物馆

  秦腔馆是一个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。本馆由序厅、演员篇、班社篇、音乐篇、剧目篇、舞美篇和观演篇七个展厅组成。本馆展品主要包括清代秦腔曲谱、秦腔脸谱、秦腔剧本、秦腔表演戏服和演出道具以及许多颇具代表性的秦腔展品。大量高科技手段的运用,是秦腔博物馆的一大特色。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性触摸屏,了解和欣赏秦腔名家和名段,也可以在复原的老戏园里,欣赏由幻影成像技术“现场”演绎的秦腔演出。

  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



 1/3    1 2 3 下一页 尾页

上一篇白釉瓷壶 见证大唐公主的传奇一生

下一篇明代陇右两藩王



 【相关文章





版权声明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,作为参考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!转载本站内容,请注明转载网址、作者和出处,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。